4月26日是第16個“世界知識產權日”,今年的主題是“數字創意,重塑文化”,探討數字時代文化的未來。國家知識產權局、中宣部等23個部門聯合主辦的2016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將主題確定為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運用 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”。兩個主題清晰地呈現了知識產權保護的新任務——在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等新技術新業態迅猛發展的背景下,“構建公平公正、開放透明的知識產權法治環境和市場環境”的步伐亟待加快。
來自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數據顯示,2015年我國共受理專利申請279.9萬件,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110.2萬件,連續5年位居世界首位,互聯網等新經濟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增長迅猛。“互聯網+”有力促進了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,也讓知識產權保護這一傳統課題面臨責任界限劃分、網絡版權執法等新挑戰。《2015年中國網絡版權保護年度報告》顯示,去年全國共有2118件與網絡版權相關的民事判決和裁定書,同比增長28.3%。不少創新型企業反映,在受到不法侵害后維權時,存在“舉證難、賠償低、效果差”等問題。
面對新任務,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如何加快?在筆者看來,當以法治護航。創新型、法治化可以說是知識產權強國的內涵,我們建設知識產權強國就是要以制度創新推動知識創新,以法治保障創新。令人欣喜的是,面對日益增長的專利申請數量和網絡知識產權保護的新形勢,2015年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完善。《關于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》要求未經授權傳播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;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(九)》增加對著作權保護的重要條款,明確了網絡幫助侵權行為的刑事責任;《關于推動網絡文學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》《關于規范網絡轉載版權秩序的通知》《關于規范網盤服務版權秩序的通知》等規范了重點領域網絡版權秩序。
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出臺,旨在厘清互聯網領域的責與權、保障權利人合法利益、打擊網絡侵權盜版行為,為知識產權所有人營造公平、健康的發展環境。一年來的實踐表明,這些法律法規產生了良好的效果,一個個創新主體獲得了收益,創新—收益—再創新的良性循環正在形成。
當然,有法可依是基礎,下一步我們需要在執法必嚴、違法必究上發力。國務院2015年12月印發了《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》,提出了“提高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懲治力度”“加大知識產權犯罪打擊力度”等一系列舉措。這就要求執法部門持續加大工作力度,探索基于新技術的監管手段,嚴懲違法違規行為,切實保障每一個權利人的合法權益。唯有如此,才能“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國”,才能為創新型國家建設保駕護航。
- 上一篇: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滿意度總體呈升勢
- 下一篇:知識產權保護 海關精準發力